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心理治療到底是什麼?不同學派有不同的觀點。當代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歐文.亞隆認為,治療是一份生命的禮物。他喜歡把自己和病人看成「旅程中的同伴」,雙方攜手同行,不但要體驗愉快的人生,也要經驗人生的黑暗,才能找到心靈回家之路。
本書中,亞隆根據45年來豐富的臨床筆記,以七十歲老人的智慧,提煉出85則珍貴的忠告,提供許多心理治療師與病人之間互動的秘訣,不但是實用的觀念和技巧,更充滿溫暖的人性。例如,亞隆提醒治療師:「要有耐心面對每一件無法解決的事,試著去愛那些難題,也去愛那些提出問題的人」、「病人多年後回顧治療的經驗時,會記得什麼?是治療師的正向支持和鼓勵」、「要從別人的窗戶往外看,試著去看病人所看到的世界」、「如果你犯了錯,就承認它。任何掩飾的企圖只會弄巧成拙,公開承認錯誤對病人也是很好的示範,並顯示出你對病人的重視」…,這些忠告讓治療師回歸為一個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個人,跟病人建立親密互信的聯繫,共同通過生命的艱難和危機。
本書的85篇文章分成五大部分:
第一部份談到治療師如何和病人建立坦誠信任的關係,這也是任何人都需要的智慧。
第二部份探討終極關懷,如何病人討論死亡、孤獨、人生的意義、和自由的主題。
第三部份強調治療的祕訣,主要在一顆真誠的心,並磨練自己的敏銳度。
第四部份介紹夢的應用,幫助病人了解潛意識,以及生活的重要記憶。
第五部份提醒治療師,迴避危險和特權的陷阱,並回頭不斷檢視自己,讓自己隨著病人成長。
亞隆提倡投入、開放、平等的治療關係,將使現代醫病之間的治療過程更為豐盛。讀過本書,你一定會因這位大師的誠懇與開放而深受感動。
作者簡介
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
1931年6月13日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父母是俄羅斯人,第一次大戰後移民美國。亞隆是美國當代精神醫學大師級人物,也是造詣最深的心理治療思想家。早年師承新佛洛伊德學派大師蘇利文(Harry S. Sullivan),將以人際關係為基礎的心理治療理論發揚光大,成為美國團體治療的當代權威。他並將存在主義心理學融入心理治療之中。曾任教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目前是該校榮譽退休教授,仍在加州派洛艾圖及舊金山執業。
他的著作極受重視,最為人知的有《愛情劊子手》、《生命的意義》、《診療椅上的謊言》、《當尼采哭泣》,以及數本心理治療經典作品《存在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生命的禮物》是亞隆在70高齡時出版的最新力作。
亞隆的太太瑪莉蓮.亞隆(Marilyn Yalom)也是知名作家,著有《乳房的歷史》(先覺),《太太的歷史》(心靈工坊即將出版)。兩人育有四名子女,五個孫子女,都住在加州。
詳細資料
- ISBN:957280845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x 1.6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內容連載
法國小說家馬爾羅(Andre Malraux)描述一位鄉下神父在聽取數十年的告解之後,以這樣的方式來總結他所認識的人性:「首先,人比任何人所以為的更不快樂…而且,根本沒有所謂成熟的人這回事。」每一個人,包括治療師和病人,都注定不但要經歷愉快的人生,也必然要經歷人生的黑暗:理想幻滅、年老、疾病、孤獨、失落、缺乏意義、痛苦的選擇、死亡。
關於這一點,再沒有人說得比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更赤裸而冷酷的了,他說:
我們在年輕時思量即將來臨的人生,就好像戲院裡的小孩,在帷幕拉開前,快樂地坐著,熱切地等待即將開始的劇碼。不知道真正要發生的是什麼事,對我們是一種幸福,如果我們能預知一切,有許多時光會被小孩看成被判刑的囚犯,不是死刑,而是生命之刑,卻又完全不知道這種判決代表什麼意義。
他又說:
我們好像草原上的羔羊,在屠夫眼前嬉戲,一隻接一隻地成為他們的獵物。就像這樣,我們在平安的日子裡,不知道命運即將加諸於我們的邪惡——疾病、貧困、殘廢、喪失視力或理智。
這種對生活悲觀但符合現實的觀點,長久以來一直影響我與病人的關係。雖然描述治療關係時有許多種說法,如病人/治療師、案主/諮商者、精神分析的對象/精神分析師、當事人/幫助者,但沒有一個說法可以傳達我對治療關係的感覺。我比較喜歡把自己和病人看成「旅程的同伴」,這個用語打破了「他們」(受痛苦折磨的人)和「我們」(提供療癒的人)之間的藩籬。每一個人都一樣,沒有哪一個治療師、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免除存在的悲劇本質。
我最喜歡的療癒故事中,有一篇在赫曼.赫塞所著的《玻璃珠遊戲》裡,故事敘述在聖經時代有兩位知名的治療師,分別叫約瑟夫和迪昂,兩人的方法完全不同。較年輕的治療師約瑟夫透過安靜、充滿啟示的傾聽來治療,朝聖的人都信賴他,痛苦和焦慮傾吐到他耳中,就好像水流入沙漠一樣地消失了,懺悔者離開時都覺得內心放空而平靜。相反的,年紀較長的治療者迪昂會積極面質那些尋求幫助的人,準確猜出那些未吐露出來的罪過,他是偉大的審判者、懲罰者、責罵者與矯正者,透過積極的干預來治療,把懺悔者當成小孩子來對待,提出忠告、以指定的苦修來懲罰、安排朝聖和婚姻、強迫敵人彼此和解。
當年使用「小靈通」的時候,先按 # 再按確定解鎖成為了我使用手機永遠的第一步。 昨天看到盧偉冰宣布 Redmi 團隊已經實現基於 LCD 面板屏下指紋的消息後,我不禁想到:早已習慣了指紋和面部識別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那些解鎖方法? 第一階段:數字密碼 數字密碼早在功能機以及基於鍵盤的智能機時期就已經存在,當時的手機大多沒有加入觸摸屏,使用鍵盤輸入數字密碼就成了相對來說最方便的解鎖方式。 進入觸屏時代後,Android 和 iOS 都繼承了數字密碼,並且在面部、指紋這些解鎖方式出現之前仍然是許多用戶的選擇。 這個時期的數字解鎖由於使用了螢幕上的虛擬按鍵代替實體按鍵,實際體驗甚至不如功能機時期。但是人們選擇它的理由並不是好用,而是「習慣了」。 許多安卓手機用戶也許已經幾乎忘掉了使用數字密碼是什麼體驗,因為現在我們有更加方便的屏下指紋、面部識別以及圖案解鎖。但是對於 iOS 用戶,尤其是使用 iPhone X 以及之後取消了 Touch ID 機型的人來說,在最近這段必須戴口罩出門的時間裡,相信數字密碼重新成為了你的好幫手。 除了智慧型手機,數字密碼仍然在 ATM、電腦(PIN 密碼)等產品當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畢竟與加入指紋和面部識別模塊相比,鍵盤的成本還是比較低的。 第二階段:圖案解鎖 隨著觸摸屏的發展,圖案解鎖逐漸取代數字密碼,成為了指紋和面部識別之前更多人的選擇。與數字密碼相比,圖案解鎖能夠利用觸屏的優勢,提供相對豐富的組合方案,並且更加安全高效。 我還記得在當初使用 CM 系統(一款基於 Android 的三方系統)的時候,經常把圖案解鎖設置的很複雜。不是因為這樣會更安全,而是感覺每次都能一筆畫出這麼複雜的圖案,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微軟在 Windows 8 時期為平板電腦等產品加入了圖案解鎖。與 Android 採用的方案不同,它允許用戶使用喜歡的圖片,並按照自己的方式設計圖案。這樣的做法使解鎖介面更加美觀,但是我認為更適合大屏產品使用,然而當時 4 寸左右已經是智慧型手機的「大屏」了。 第三階段:指紋識別 第一款支持指紋解鎖的手機上個世紀已經推出,但是它真正走入大多數人的生活,卻已經是智慧型手機普及後的事了。 我其實一直不喜歡談所謂的「第一」,尤其是對於指紋識別這種早已存在的技術,談論究竟是哪一款智慧型手機首次搭載這個功能並沒有太大意義。但是對於我來說,第一款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支持指紋識別的手機必須是 iPhone 5s。 iPhone 5s 將指紋識別與 Home 鍵融合在了一起,用戶在完成指紋識別後直接按下就可以進入系統,整個體驗可以說是十分流暢。這個時期安卓手機普遍採用後置指紋方案,其中摩托羅拉將識別模塊與自家 LOGO 進行融合,方便的同時實現了美觀。 後來魅族推出了 mBack,將指紋識別、返回以及 Home 鍵等多個功能融合在了一個前置按鍵當中,一度成為引領國內安卓手機的設計之一。與此同時,索尼等公司推出了採用側面指紋識別方案的產品,將其與電源鍵融合,也是一種我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案。 第四階段:面部解鎖 面部解鎖曾經以 Smart Lock 的一部分出現在許多搭載 Android 系統的手機當中。但是由於採用了 2D 方案,同時在比較黑的環境下準確度和速度都比較差,國內廠商往往會屏蔽掉這一功能。 後來,iPhone X 帶來了基於結構光的 3D 人面識別,蘋果將其命名為 Face ID。國內廠商也紛紛開放了 2D 的面部識別功能,雖然它們並不能用於支付等場景,而且在夜間並不好用,我至今無法忘記帶有夜間螢幕補光的手機在晚上把我眼鏡閃到的體驗。 但是它們足夠方便,多數情況下直接拿起來就可以使用,因此成為了許多用戶的選擇。 許多安卓廠商,甚至包括谷歌也在後來推出了基於紅外線以及 3D 結構光的面部解鎖方案。不過隨著屏下指紋的發展,以及對「全面屏」的追求,現在人臉識別又回到了當初的 2D 階段。 第五階段:屏下指紋 在 iPhone X 採用全面屏設計,並取消了 Home 鍵之後,蘋果將為其加入屏下指紋功能的消息就傳遍了大江南北。直到現在,我們也沒有看到 iPhone 加入「屏下 Touch ID」,指紋識別卻在安卓手機市場開花結果。 vivo 推出首款支持屏下指紋解鎖的手機 X20Plus UD 之後,支持該功能的手機就開始井噴式大量面世。早期許多廠商將支持指紋識別的機型加入了 UD(Under Display)的後綴,後來隨著該功能的普及,這個後綴也逐漸消失了。 目前屏下指紋識別的主要問題是只能用於 OLED 螢幕,因為這種面板更薄,透光性也比較好,適合用來實現屏下指紋。這不僅造成許多 LCD 愛好者無法體驗到屏下指紋,也讓許多中端手機為了強行用上該技術,不得不採用 OLED 面板。 去年京東方表示已經在基於 LCD 面板的屏下指紋方面獲得了一定進展,近日盧偉冰直接發文稱 Redmi 團隊已經攻克了此項技術。所以未來將會有更多採用 LCD 螢幕的手機,以及中低端產品用上屏下指紋識別。 插曲1:滑動解鎖 在 Android 和 iOS 系統早期,滑動解鎖也是一個比較流行的方案。與以上介紹的內容不同,滑動解鎖並沒有太多保護隱私的功能,它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防誤觸方面,也就是在手機亮屏後放置直接進入系統,造成誤操作。 小米推出的 MIUI 系統在初期實現了大量滑動解鎖的新體驗,將滑動的模塊與畫面內容結合到了一起。但是隨著指紋識別與面部解鎖的發展,這些東西也逐漸成為了歷史。 插曲2:其他解鎖方式 谷歌在 Smart Lock 當中提供了基於藍牙設備的解鎖方案。簡單來說就是當手機接近用戶的藍牙耳機或者手環的時候,無需密碼就可以進入系統,許多國內廠商在早期都會把這個功能隱藏起來。 隨著智能手環等產品的發展,一些品牌逐漸在 APP 或者系統當中開放了這個功能。我認為它算不上方便和安全,因為有時我自己拿著手機不能解鎖,別人拿著我的手機並且站在我旁邊的時候卻能夠順利進入桌面。 但是它也能算得上一種補充,並且被應用到了筆記本等產品當中。 此外,三星和諾基亞也加入過虹膜識別,不過由於使用體驗遠遠不如人臉識別和 FaceID,如今大家都放棄了這種解鎖方式。 總結:從安全到便捷,未來會有更多選擇 在誕生之初,解鎖是主要用來防止出現誤操作的。隨著手機當中存儲著越來越多的用戶信息,這項技術逐漸出現了安全屬性。 經過了多年發展,各個廠家已經從炫技的同時找到了一條比較適合日常使用的方向,並逐漸形成了屏下/側面指紋+面部識別的方案。 放眼未來,我認為會有更多的解鎖方式出現,他們應該也會更加方便和安全。與其他技術一樣,它們在最初階段可能出於廠家炫技的需求,但是只要能夠在後來真正為用戶帶來方便,也就足夠了。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0Mj752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21025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大雅焦慮不安改善中醫診所龍井打嗝中醫推薦霧峰倦怠、疲勞中醫推薦
西屯頸部緊繃酸痛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西屯容易冒汗治療中醫 負責任會傾聽需求的中醫診所豐原自律神經失調改善中醫診所 北屯肩頸痠痛治療中醫 網路評比不錯的中醫診所豐原壓力大中醫推薦 台中心跳異常治療中醫 很多人都在這中醫診所看好的豐原失眠中醫推薦 大雅睡眠障礙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路評比不錯的中醫診所
留言列表